中国学校规划与建设服务网

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

浏览数:10580

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

一、校园总体概况

1.1基本信息

  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地处北京市西北部昌平区沙河镇的沙河高教园区内,该高教园区位于沙河卫星城的东北部。北京邮电大学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新校址距离校本部约二十公里,沿京昌高速公路行车约二十分钟可到。

  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建设用地的四边道路分别为:西侧为南丰路、北侧为高教园中街、东侧为回昌路、南侧为高教园南三街。

沙河校区占地1348亩,校区建设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一期计划建设总面积为40万平方米,已经批复及正在建设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即将开工建筑面积约为4 万平方米,后续建筑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二期计划建设总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还处在校区规划设计阶段。

1.2设计理念

  校园规划以城市整体规划结构为前提,面对贯穿校园的两纵一横的城市道路,提出开放式街区校园的设计理念。整个校园空间和功能分区充分以两纵一横的轴线展开和布局。东侧纵向轴线是校园最主要的文化、礼仪性的轴线,校园中核心的文化公共建筑、教学建筑和公共空间均沿此轴线布置,形成层层递进、有收有放的空间序列;西侧纵向轴线被定性为生活服务性轴线,宿舍区、生活服务区、体育运动区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空间分散在轴线两侧;东西向的横向轴线展现出校园的丰富空间断面,是连接生活区和教学区的最主要道路。

  核心区中包括图书馆、教学实验综合楼、学生活动中心和大礼堂在内的四个单体建筑形成了整体开放式街区中的一个文化中心,而在周边的学生公寓区和教学区都采用了围合性的书院式院落空间布局,形成亲切舒适的建筑尺度和人文空间,并且通过楼洞、架空等空间要素把各个院落相互连通,串接成院落系统,鼓励学生的交往和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流。

  在规划中尽可能保留原有树木和利用原有街道,理性的规划格局会在具体的场地条件下根据需要进行精微的调整,简洁高效的空间布局不乏趣味与变化,在努力营造一个绿色生态的现代校园的同时,还希望能保留一方水土的场所文脉和空间记忆。

效果图

1.3总平面设计


新校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90公顷(约1348亩)


总建筑面积

约75万平方米

其中:一期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

二期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容积率

0.65

校园整体平衡

绿地率

40—45%

校园整体平衡

建筑密度

30%

校园整体平衡


总平面图

分期建设


功能分区图

1.4自我评价

  沙河高教园区的小街区规划模式决定了校园需要是一个充分融入城市的开放式结构,城市道路不应该是切割校园空间的消极因素,应该是从整个高教园区的角度来看,城市道路是高教园区内部的连接脉络,这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封闭校园的设计理念。这会产生很多积极的结果,如校际之间、学校与城市之间可以设施共享,园区资源通过整合达到合理配置,甚至,开放式的道路结构也提供了多层次的城市界面,为校园内的单体建筑位置安排和空间设计也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但开放模式也不可避免的会伴生一些问题,如交通安全性问题和校园管理的问题,这需要通过适当的设计措施将道路的车行速度减慢,短期内还需要像常规校园一样设置围墙和校门进行管理。


二、校园景观设计


2.1观分析图及相关说明

  北京邮电大学新建沙河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校园地势平坦,保留场地原有乔木种植,为营建优良的植物群落空间打下基础。校园景观规划注重北邮文化特质,创建自然、生态、创意的现代新校园。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特色,提出自然绿色校园、构建方便舒适的绿道网络、融合主题创意空间等设计理念。提出一带、两轴、三个创意空间的景观格局,力图传承、延续并更好的弘扬北邮独特的校园文化内涵,创建具有北邮特色的现代校园景观。

总平面图


景观分析图


景观分析图


2.2自然景观

  希望运用现代的造景手法将自然山水的意境与理念进行新的诠释,校区景观在一期用地中规划了一个平静的湖面、丰富的水生植物,水面静、蜿蜒、收放有致,营造出绿色生态的舒适、放松的校园环境。

三、校园交通分析

  校园内道路交通采用人车分流方式,道路呈环状布置,校园道路分级设置,一级道路为车行道,利用周边现有和规划的市政道路:西侧南丰路、北侧高教园中街、中部高教园南二街、南侧高教园南三街、东侧北沙河东三路,形成车行系统的主要骨架,车行交通可方便进入城市路网。二级道路为非机动车道,位于校园内部,与一级道路连接,方便人员骑车及步行进入校园内部,非机动车道一般情况下仅供自行车辆和行人通行,并按可供消防车辆通行设置,是一级道路的重要补充。三级道路为人行道,与一、二级道路连接,方便人员到各栋建筑,共同构成完整的交通体系。    


道路分析图


、校园特色建筑

4.1教学实验综合楼

4.1.1效果图赏析

室外建成效果

4.1.2设计理念及说明

  • 综合楼建设项目在平面布局设计中,充分考虑与周围建筑、开敞空间的有机结合。为塑造从校门看向图书馆的中轴视线,综合楼体量由东向西跌落,形成丰富的屋顶绿化平台,平台之间以大楼梯相连,既为师生提供景观优美的室外休闲、交流场所,又适合课间等瞬时高峰人流的疏散。并通过西侧的退台处理,建筑增加了面向校园主轴空间的开放性,使得中正的体量更显得沉稳、大气。

  • 为创建宁静优雅的教学环境,综合楼采用U字型围合式布局,开口设在西侧,朝向大礼堂,与大礼堂形成对位关系,强化校园南北主轴线。方正体量的开合之间,自然容纳了一个实体的报告厅和两个虚空的庭院,形成了一种内聚的气势。报告厅嵌在中部,综合楼由西向东形成两进院落。西院以半开敞和下沉庭院为主要特征,通往地下一层的校史馆、学生活动室;东院以学院派方院为主要特征。贯穿西院和东院形成了一条统领建筑自身的东西向轴线,连通西侧的校园南北轴线和东侧的环路。

  • 建筑布局总体上居正、严谨、富有纪念性,但在方正的格局里,局部引入自由的空间元素,自由是以空间之间能够展开丰富的对话为目的。

  • 4.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建筑分析


    教学实验综合楼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1495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35500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26300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

    容积率


    校园整体平衡

    绿地率


    校园整体平衡

    建筑密度


    校园整体平衡


    轴测图


    总平面图


    4.1.4对教学实验综合楼的自我评价

  • 这个建筑表面很平实、素朴,但内部有各种结合功能需要而采取的巧妙设计,体现在建筑中最大量存在的走廊和教室以及门厅的设计中。走廊不仅仅是水平交通元素,它在局部仅保持疏散要求的宽度,但在与垂直体系相交或是有卫生间和开水间的关键节点处放大,成为课间的休息空间,整个走廊自成一套空间体系。走廊两侧的墙体设计成夹壁墙,中间容纳着每一个教室的自然排风井、排烟井、展窗以及房间向走廊的开口,所以走廊又自成一个功能系统。在这样一个自足的系统两侧安排着教室单元。教室单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讲台两侧的切角处理,这样微观的单元特征在空间和立面中有累积的表达,最终转化为建筑外观具有雕塑感的特征。

  • 在任务书要求的教学功能实现之外,最大化地发掘适合创造性使用和自发行为的空间。比如,学术报告厅,坐落在庭院中一个正式的集会空间,它以极大的能量干预周围的室外空间,要求周围的建筑界面与之对话,围绕它的上下左右前后,派生出具有不同场所特征的室外公共空间,这些非正式的功能空间必然会刺激正规教学以外的有创造性的学生活动。

  • 总体来说,建筑设计力求以人为本,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环保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建筑内外空间流动并与自然充分融合。


  • 4.2图书馆

    4.2.1效果图赏析

    室外效果图

    室外效果图


    入口大厅效果图

    阅览区效果


    4.2.2设计理念及分析

  • 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图书馆位于一期校园核心区域,在南北主轴线东侧,西邻学生活动中心,北邻校区中心绿地、南侧为教学实验综合楼,西南为大礼堂。图书馆是新校区的重点工程之一,由于其独特的体量和重要的位置,必然成为校园的一处标志性建筑和校园空间的一个重要节点。与周围的公共教学、服务建筑一起,共同体现出邮电大学博大精深的学府氛围以及生态校园的环境特色。

  • 结合现状有保留价值的高大树木,图书馆平面布局呈C型。建筑东南围合形成一个较大的室外庭院,现状树阵穿过庭院,使庭院成为学生课余学习交流的良好场所。同时一条贯穿东西的内街穿过建筑连接起宿舍区、食堂和学生活动中心以及东面的教学建筑侧开口处设置空中连廊,保持南北两翼的连通。图书馆礼仪入口设在南部,沿弧形大楼梯盘桓而上至二层。在内街庭院的南北两侧分别设置南、北两翼的首层主入口,满足不同功能区的需要。采编等技术用房、办公入口独立设置。

  • 建筑造型整体体现优美、典雅、厚重的气质。3/4圆主体造型的外围曲面采用玻璃幕墙和白色的竖向遮阳格栅的立面,节能的同时也使室内增加了深邃的光影效果;沿内街的立面在不同的段落反映各自的室内功能空间,形成了具有特别尺度和深度的立面效果;红砖墙体的外观突出其严谨、实证的象征意义,结合阅览功能设计的窗龛使立面具有特别的韵律,在立面上形成了丰富的阴影效果。高低错落的屋顶平台,使图书馆造型丰富、尺度宜人。


  • 4.2.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建筑分析

    图书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17126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36700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29500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

    容积率

    1.72

    校园整体平衡

    绿地率

    19%

    校园整体平衡

    建筑密度

    50.5%

    校园整体平衡

    藏书数

    150万-300万册


    座位数

    5750




    轴测图


    总平面图


    4.2.4对图书馆的自我评价

      在图书馆的设计中,自始至终都在两个方面平衡和取舍,一个是经典性,一个是多元性。在大的形体上,借用了超验的、经典的方和圆,但又有意地通过保留内街和树木破解完整的几何形。方和圆两种秩序向内延伸和充实,两种空间在内部交融、此消彼长,既有入口大厅经典恢弘的气势,也有倚墙而设的具有个性的阅览空间,错落有致的交流平台、活动场所分布在不同的高度和角落,经典的形体内容纳着具有丰富体验的内部空间,在常规阅读之外,必定会激发师生之间的交流的欲望。

    4.3食堂及活动中心

    4.3.1效果图赏析

    室外效果图


    中庭效果图


    室外建成效果


    室外建成效果



    室外建成效果


    室外建成效果

    4.3.2设计理念及说明

      食堂及学生活动中心为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的一期首次征地 208亩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建筑功能设置包括学生食堂、教工食堂、活动中心、校团委/学生处/招就处联合办公楼。

      为了使新校区可以尽快地形成浓荫遮蔽、绿意盎然的校园环境,方案设计尽可能地保留并利用建设用地内的现状高大树木在总平面布局设计上以自用地中部交叉穿过的 “十字型”现状树阵为基础、将用地划分为四个地块整个建筑形体也相应分解为位于建设用地四角的四栋建筑单体,形成一个微型社区。

      建筑单体根据功能分区,分别包括:西北角的教工食堂(A楼,其中二层及三层为学生餐厅、四层及五层为教工餐厅)、东北角的校团委/学生处/招就处联合办公楼(B楼)、东南角的活动中心(C楼)、西南角的学生食堂(D楼)。四栋单体建筑之间利用室外平台或连桥加以连通,平台和连桥穿梭于高大的树木之间,不但实现了整个地块内的建筑空间及功能使用上的整体性和便捷性,也使食堂及学生活动中心的室外空间分外丰富宜人,提供了独特的空间体验。

    4.3.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建筑分析

    食堂及学生活动中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1956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32434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26961.9

    地下建筑面积:5472.1

    容积率


    校园整体平衡

    绿地率


    校园整体平衡

    建筑密度


    校园整体平衡


    总平面图


    4.3.4对食堂及活动中心的自我评价

      这组建筑可以说是开放式校园内一组开放式的建筑,十字形内街和树木的保留使得建筑群仿佛一个微型城市。进一步,四个单体建筑也是由内部功能空间按照不同的逻辑聚合而成,在内部能体验到多种多样的空间组合,不同的空间在不同的高度和位置连接,徜徉在平台、连桥和街道的上空,有一种立体城市的体验。


    4.4教室楼S1、实验楼S2S3(即将建设)

    4.4.1效果图赏析

    室外效果图


    室外效果图

    内院效果图

    4.4.2设计理念及说明

      教室楼和实验楼与校园内周边整体环境及西侧核心区建筑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整合、渗透的呼应关系。整个建筑东西两侧顺应于周边城市及校园内已有界面空间——分别平行于东侧规划道路及西侧现状道路。同时不仅延续性的保留了西侧现状道路两侧密集而高大的树木,并将其有机的整合到本建筑西侧各主要出入口界面当中,而且在内部庭院中也保留了部分现状树木,在延续场所记忆之外也塑造出与周边环境的渗透延续。

      建筑北侧的室外庭院与西侧已竣工的教学实验综合楼的室外庭院相对位,两个庭院在底层均采用架空设计,实现了校园内公共空间的关联呼应。建筑南侧的室外庭院与西侧校园公共绿地相对位,同时在西侧此处界面上采用了架空的空间处理方式,架空中间设置室外连桥,这样不仅将西侧校园公共景观延续进入建筑内部庭院,而且也创造出观看西侧校园公共景观的空中开放平台。

      建筑设置了多处屋顶上人平台,均可以通过西侧紧邻校园道路及保留现状树木的室外楼梯到达,同时位于内部室外庭院的屋顶平台也可通过室外楼梯到达,这些屋顶平台均可以成为校园周边公共活动空间的积极延续,形成适合于校园公共活动的室外共享空间。


    4.4.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建筑分析

    教室楼S1、实验楼S2S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1495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40000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39040

    地下建筑面积:960

    容积率

    2.61

    校园整体平衡

    绿地率


    校园整体平衡

    建筑密度


    校园整体平衡


    总平面图

    4.4.4教室楼S1、实验楼S2S3的自我评价

      教室楼和实验楼按照校园规划的整体思路,以书院式的院落空间为基本布局模式,院落的尺度与方位与周边的建筑与景观相协调,院落内外相互渗透。建筑总体上造型简洁,只是在西侧面对校园核心空间的界面上有意将各种楼梯平台外化表达,既反映了真实的使用逻辑,也为建筑增加了不可替代的鲜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