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校规划与建设服务网

智慧校园建设迎来新发展机遇

浏览数:83


智慧校园建设迎来新发展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国家正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推进“数字新基建”战略。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需求。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高校建设中的深入应用,高校信息化已经逐步迈入“智慧校园”建设阶段。智慧校园规划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大学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学校推进改革创新、提升办学实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对教育信息化工作做了系统化部署。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指导思想,同时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供重要遵循。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建设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

2022年9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高校、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医院、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等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高校迎来了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难得的历史机遇,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和教育部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已开展多项智慧校园(园区)课题研究和智慧校园导则编制工作。今年中心发布了高校新校区智慧校园规划建设专项课题,委托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以新校区为试点开展研究。课题从高校新校区智慧校园顶层设计、管理体系和机制创新、平安校园建设、教育教学体系等多方面具体展开。希望通过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开展理论研究,形成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强落地性的研究成果,推动打造升级版的智慧校园,为建成引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智慧校园示范标杆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目前,5项课题正在有序推进。

中心联合相关单位围绕高校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聚焦个性化人才培养,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核心技术,为教育领域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项目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具体提供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教学平台、大数据教学质量提升、实验实训环境/装备/平台/课程、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硬件软件等一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的个性化咨询、定制化研发、顶层设计规划、系统建设与服务,为学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延伸阅读

根据我国高校智慧校园规划建设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开展了高校新校区智慧校园规划建设顶层设计研究,提出智慧校园的内涵,规划建设的思路、重点、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为高校智慧校园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以下是部分节选内容:

一、智慧校园概述

智慧校园的目标是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校园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等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综合管理。智慧校园在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上,融入了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理念。智慧校园的实质是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有效集成、整合和充分利用,实现教育教学和校务管理过程的优化、协调,实现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优化,营造一个优良的教学、学习及生活环境,达到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规划建设思路

新校区智慧校园总体规划建设,应以“智慧校园”为统揽,结合信息化发展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趋势,紧紧围绕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软件平台、应用体系建设两大重点建设工程,在符合高校信息安全保障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新校区的整体建设。

智慧校园总体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在新校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与建筑、能源、绿建等其他专项规划协同实现多规合一。要以学生成长和学科聚集为中心,建设成一个开放、多元、人文、智慧、绿色、高效、安全、和谐的生态化校园环境。重点任务是建立:一套ICT基础设施,实现数字基座的共建共享和全栈智能;一张校园网,实现多网合一和一网多业务全面融合;一套身份认证机制,实现线上线下业务通办;一个数据中心,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所需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全面云平台化;一个数字孪生校园平台,实现事件的全局可控;一个IOC智能运营中心,实现校园内部的业务全程可管。

三、规划建设重点

1、从数字基座来讲,校园内对人、事、物、知动态感知的各种终端全面数字化和泛物联化,并通过物联化边缘网关实现与子系统组态以及部门业务的深度解耦,以基于智能物联中台建立起校园的数字化物模型,为软件定义数字化设备奠定基础。

2、物联感知终端要尽可能通过物联化边缘网关,接入校园网,而不是直接接入下位机组态。

3、校园的网络建设要整合5G、物联网等,建立校园可扩展、冗余、安全、高效的泛在网络建设,以满足未来校园所有职能部门和人员对通信传输的各种共性和个性化需求。

4、要通过统一的物联中台和数据中台,实现校园内的云边协同、云网协同和ICT架构重构,为数字孪生校园全量数据大平台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5、全校的数字孪生校园管理平台,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资源中心,以全面满足未来校园基于IOC(智能运营中心),对全校资产的数字化管理和数据的资产化运营需求。

6、要面向对象,针对性地建立各种智慧化服务和业务应用场景的统一支撑平台,全面服务全校师生和管理人员。

四、规划建设目标

1.要基于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目标,结合国内外知名高校信息化及智慧校园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的经验,描绘学校智慧校园的发展蓝图,为高校中长期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

2.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满足教学和科研应用需求为主线,以实现新校区全面感知和智慧应用为核心,以支撑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为目标,建设绿色、低碳、宜居、宜学的大学智慧园区。

3.要充分考虑其他校区已经建立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服务、信息化应用及支撑平台等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规划新校区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目标、领域、项目、任务、以及推进的时间、节点、措施等详细内容。

4.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核心目标,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体系与信息资源中心,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各类业务的深度融合,并充分考虑新校区建设需要,基于多业务虚拟融合的网络体系,实现开放互动的泛在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绿色健康的校园生活、精确主动的个性化服务、细致完善的医疗保障,使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充分显现信息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五、展望未来

新校区的智慧校园规划建设要充分体现“一个中心、三个融合”的理念,即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形成学科的集聚与融合、教学和科研的融合、学生和教师的融合。体现厚重纯朴、生态和谐、开放便捷等理念,成为智慧科技型校园、人文传承型校园、绿色生态型校园、开放共享型校园。

新校区的智慧校园规划建设应秉承学校的建设特点,将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与教学融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全面融合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新校区的智慧校园建设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开拓性,在保障阶段成熟技术使用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未来高校智慧校园高速发展的需求。同时,在做好智慧校园整体立项、专项规划、专项施工图设计及详细方案设计以及智慧校园整体建设过程中,还可以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配合校方完成智慧校园建设的全过程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等创新模式。

展望未来,新校区的智慧校园规划建设必将会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也会极大地加快和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