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校规划与建设服务网

规划建设创新型校园 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第八届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浏览数:55


规划建设创新型校园 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第八届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升校园规划建设水平,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8月16日-17日,第八届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在哈尔滨成功举办。本届大会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

本届大会以“规划建设创新型校园 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继承了往届会议的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深入探讨创新型校园规划建设的前沿理念和技术体系,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创新性良策,是一场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盛会。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黑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王震,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范峰,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协同创智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总建筑师庄惟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梅洪元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其他部委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地方高校和设计院的参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创新引领   创新担当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范峰在欢迎辞中表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多年来致力于推动校园规划建设标准研究、搭建服务及交流平台,携手各界为保障高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支撑国家战略能力、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次会议邀请多位院士、大师展开富有创新性及启发性的研讨交流,必将对校园规划建设的理论及实践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推动各界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及攻关。

黑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王震在致辞中表示,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是教育系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具体行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校园规划建设,系统开展绿色校园规划建设理论体系研究,推动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校园规划全过程,为绿色校园创建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尤其是自2016年至今,连续成功举办八届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有力推动了绿色校园建设发展,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教育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在搭建绿色校园协作平台,深化校园规划建设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做的工作。他强调,本次大会主题非常好的响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校园规划建设做好条件保障支撑。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高校校园规划建设工作也迎来了新发展阶段,做好教育改革创新的承载体、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为教育科技人才全面融合发展做好支撑是当前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内在核心要求。


创新理念   创新设计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以“创新型大学校园规划与建设的思考”为题作了专题报告。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战略,加强对高等研究院的规划建设,搭建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的创新前沿、解决关键技术原始创新和集成技术应用的高端研发平台。强调校园规划建设应以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为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支撑,提出了“以学校发展为根本遵循、以开放融合为核心策略、以绿色健康为建设理念、以可增长性为重要原则、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抓手、以数字智能为创新引领、以低碳转型为关键路径”的绿色智慧创新型校园规划与设计思路,为创新型校园规划建设指明了方向。介绍了首批四所疏解高校雄安校区科学装置规划的实践案例和中心在课题研究、理念宣传、技术体系、项目实践、成果转化、智库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全方位多维度推进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创新型校园规划建设取得图片的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协同创智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总建筑师庄惟敏以“存量时代降低建筑建造碳排放路径的策略”为题作了主旨报告。

现阶段高校应合理控制建筑总量规模,减少过量建设,避免大拆大建,由大规模建设转入既有建筑的维护与功能提升。通过研究发现新型建材和相应的新型结构体系,把碳捕捉和储存得到的二氧化碳固化在建筑中,将是对减碳事业的重大贡献。通过对建筑的新建、更新维护、废弃处置、材料行业等阶段研究给出具体的碳减排策略,最终得出防止大拆大建、新建建筑执行更严的节能标准、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以科学的策划来引领建筑设计的结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梅洪元以“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大学校园设计”为题作了主旨报告。

报告深度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大学校园设计中面临的挑战,结合其设计实践,提出了应对策略及设计原则。当下影响大学校园设计的主导因素主要来自于大学内涵的拓展、空间的变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审美的进步。面对诸多变革,应以“在地策略、创新策略、文化策略”去思考面向未来的大学校园设计,始终秉持“理性的环境调度、理性的本体追问、理性的审美表达”三大原则去构建高品质的大学校园环境。最后,他分享了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山水、博学、人文、智慧、乐活的设计作品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大学校园设计中应关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深度回应了大学校园高质量发展这一命题。


创新技术   创新校园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倪阳以“已建 在建 未建”为题作报告。

通过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云南文山学院、深圳电子科技大学三个典型南方校园设计案例,多维度多层级阐述了从规划到建筑一以贯之的绿建视角。从尊重场地条件与地域气候、结合使用需求与本土文化,介入绿建优化模拟与在地化建构手段,强调了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主被动结合式校园建筑与空间原型,营造富有地域特色、生态节能、绿色低碳的建成环境,构建了人、文化、空间与自然的静谧关联。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韩冬青以“走向文化社区的新型校园建筑”为题作报告。

他阐述了从“城市中的校园”到“校城融合”、从“功能分区”到“组群网络”、从“功能校园”到“文化社区”的新趋势、新变化,并以东南大学校史馆、亚洲建筑档案中心、人文社科科研楼三个建筑为例,提出了充分整理和提升空间的特色和价值,并与校园既有建筑发生关联;鼓励全校师生自由到达,共塑人文情怀,促进学科交叉;整合人文学科不同院系、不同规模的教学、实验、办公、交流等空间;创造多重体验的正式与非正式交往空间,塑造人文学科建筑独特空间气质的新型校园规划设计理念。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集团总建筑师汤朔宁以“新型高等院校规划建设实践(2018-2023)”为题作报告。

围绕“新型”、“绿色生态”等理念,他分享了同济院近期完成的新型高校规划建筑实践,西交利物浦大学强调“生态绿环”的概念,昆山杜克大学营造“高水弹性的海绵校园”,温州肯恩大学创造“山水校园”,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重点打造“木结构零碳示范建筑”,福耀科技大学则以“生态绿岛、韧性校园”为核心理念,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绘制了“生态滨江绿色长卷”。阐述了“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复合共享、建设和谐共生、智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校园”的规划设计理念。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震陵以“以科研建筑为代表的绿色园区设计初探”为题作报告。

城市建设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与国家双碳战略密切相关。园区是科教兴国,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园区综合能源规划自然而然的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牵住的“牛鼻子”,教学科研园区更是绿色建筑示范的主要载体,同时深刻剖析了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南创新平台等案例。他认为作为建筑师应有整体性思维,首先从建筑专业角度做到被动优先,并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运用,推进绿色园区建设往主动优化的方向再进一步,最终实现调控中的平衡,避免西瓜式绿色设计。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顾志宏以“个性化绿色思维引领多维共生的创新型校园”为题作报告。

在学习和实践绿色校园的相关标准和措施中,尝试将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的原则进行整合凝练,同时与环境、文化、人等多种设计因素、以多种层次深度融合,探索出一种能够从本质上引领校园规划设计创新的个性化绿色思维,并介绍了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图书馆、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新校区等实践案例。他认为,绿建技术总会新旧更迭,但永恒不变并能够引领着我们去探索真正创新的是对人的尊重和绿色的态度。

国投集团首席专家、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杨光明以“培养创新型人才 突破‘卡脖子’封锁——助力我国半导体产业自立自强”为题作报告。

他对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现状、生产线、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创新型人才。一是深入了解产业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建高效人才培养环境,二是围绕先进制造业开展跨领域、跨系统、跨学科的,以应用为导向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以技术驱动为目标,培养高端技术人才,三是实验室建设要向中试、应用倾斜,在科研过程中兼顾产业化推广应用,四是按照百年以上使用寿命标准开展教育建筑设计,教育建筑设计要充分体现文化内涵。图片


17日上午,与会代表调研学习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和航天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高校校园规划设计与高等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追求的内在价值、办学机制、培养模式等方面因素息息相关,而真正促使这些因素不断转变的驱动力,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社会进步、文化积淀乃至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高等教育需要以更加开放的理念不断研究、探索、创新,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校园规划建设也应以此为基础,体现不断完善、发展与时代同步的创新规划设计理念,为提升学校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