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校规划与建设服务网

系列报道⑥丨疫情当前,来看校园垃圾投放管理防控方案

浏览数:153

系列报道⑥疫情当前,来看校园垃圾投放管理防控方案

校园垃圾投放管理是全社会垃圾分类以及处理的重要领域,更是开展环境保护和实施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领域。在抗击疫情期间,建立校园垃圾投放的分类管理管理体系,强化校园垃圾源头分类,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扩散渠道,非常重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应对疫情的战略部署和教育部党组的工作安排,提高学校后勤系统应对疫情防控能力,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有关机构和专家深入研究学校后勤领域应对举措,针对校园垃圾投放管理提出应对疫情防控指导方案,供学校制定本校应对方案参考,具体如下:


加强校园垃圾投放管理


教学、办公场所及学生公寓的垃圾投放


▋教学、办公场所及学生公寓的普通生活垃圾,学校充分配置垃圾分类设施,严格按照当地有关要求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尽最大限度降低各类垃圾交叉存放产生的卫生安全隐患。

▋在醒目位置设置废弃口罩、废弃手套等特殊有害垃圾专用的定点收集桶,并注明“供废弃口罩、废弃手套等特殊有害垃圾使用”字样或专用标识;具备条件的,应做到师生可投递,仅工作人员可取出。



食堂餐厨垃圾投放


▋ 学校食堂餐厅设置餐厨垃圾收集区,师生自行将饭菜残余倾倒入餐厨垃圾收集设施设备,避免师生在此过程中的相互接触。

▋ 餐厨垃圾定点存放,每日定时对存放场所进行清洁并彻底消毒。


校医院(医务室)垃圾投放


▋ 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学校校医院(医务室)必须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冠病毒防控有关要求,做好医疗垃圾管理处置工作。

▋ 校医院(医务室)若设置新冠病毒疫病留观病区,其产生的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需单独收集,不能与其他垃圾混放、混装。



后勤物业垃圾投放


学校后勤工作人员要对废灯管、废灯泡、废旧电池等作为有毒垃圾处理,其他的如废旧保洁用品、树枝树叶等各类垃圾,要严格按照当地政府有关要求进行投放,对投放的垃圾和收集设施要做好每日定时清洁和彻底消毒。


垃圾收集和存放管理

▋ 学校需配专人负责废弃口罩等防护用品的收集工作,杜绝废弃口罩等防护用品被捡拾后再使用。

▋ 要确保学校各处垃圾及时清理,避免堆积,校园各类垃圾原则上应“日产日清”;不能及时清运的,需设置固定垃圾临时存放点。

▋ 严格做好对垃圾桶周边、垃圾临时存放点、垃圾中转站的消毒工作;针对普通生活垃圾桶,每日对垃圾桶周边2米的地面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2次;对特殊有害垃圾专用收集桶,每日对垃圾桶周边2米的地面使用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2次;对垃圾临时存放点,每日使用浓度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2-3次;对校内垃圾中转站,每日全面冲洗1次,同时保持每日对墙面、地面、站台、周围环境使用浓度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2-3次。

▋ 医疗废物等有害垃圾暂时贮存场所应为专场存放、专人管理、严格消毒。


垃圾运输管理

1.办公场所及学生公寓的普通生活垃圾应按照当地政府有关规定,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垃圾运输工作;食堂餐厨垃圾应交由当地有关部门指定的组织或机构进行每日清运。

2.收集的废弃口罩、废弃手套等特殊垃圾应统一交有关部门指定的危险废物处置场所进行专门处置,并配合做好登记等相关工作。

3.疫情期间,不建议学校自行外送垃圾,应委托相关机构运送垃圾,并做到日产日清。

4.学校应对入校进行垃圾清运的车辆进行消毒处理,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检查,在垃圾清运过程中,进行无接触工作。


人员管理


加强对垃圾收集、清运人员有关传染病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的认识,增强防控的自觉性。


对垃圾收集、清运人员严格落实晨检制度和健康申报制度,做好检测记录,如员工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并跟踪与其接触人员的健康状况。


垃圾收集、清运人员在工作时须时刻注意自身防护,主动佩戴专用口罩、护目镜和一次性手套,避免人体与各类垃圾的直接接触。


加强对广大师生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播、宣传画、海报等多种形式宣扬垃圾分类投放以及垃圾存放、运输、处理的相关知识,引导广大师生从源头做好垃圾投放。